全国会战开启海洋仪器自主研制之路

作者:刘 川 吴 琼来源:海洋在线

          近日,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对15个“2017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”进行验收,其中一些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仪器同批通过验收。从1965年我国研制出首批海洋仪器至今,每年都有自主研制的海洋仪器“问世”。这些仪器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、海洋生态环境改善、海洋资源开发、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。

  上世纪50年代前期,我国既没有研发海洋仪器的专业人员,也没有生产海洋仪器的厂家。直到1958年,因全国海洋普查之需,我国才生产出一批纯机械式海洋仪器,但远远满足不了普查需求,大量仪器设备只能依靠进口。1964年,国家海洋局成立,其基本职责是海洋调查、科研,以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资料服务。彼时的海洋调查所需仪器设备,大都依赖进口。

  1965年上半年,为了推动海洋仪器研制自主化,国务院发文要求海洋系统开展一次大规模仪器研制会战。8月1日,国家海洋局、第一机械工业部、第四机械工业部、交通部、中国科学院等10家单位组成了全国海洋仪器研制会战领导小组,12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青岛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仪器研制会战。

  汇集各方面数据资料、研究进口设备、画图纸、生产样机、调试测试、请专家验收……参与会战的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。120人分成了5个小组,分别攻关不同项目。虽然任务繁重,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,生活条件也很艰苦,但是每当有一种仪器样机通过了专家验收,大家便欢欣鼓舞,充满了成就感。即使验收不合格,他们也从不气馁,从头再来,立志攻克难关。

  1966年会战结束时,共研制出46种海洋仪器设备,包括机械式温深计、电子式深度温度计、电子盐度计,涵盖海洋调查的温度、盐度、深度、水流、波浪、潮汐等10个方面,基本满足了当时的需要。其中,机械式温深计达到当时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;海流计几经改进,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我国主要的测流仪器。

  那次会战研制的仪器设备虽然是纯机械式的,但改变了我国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的落后面貌,开创了常规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的新局面,进而提高了国家海洋调查水平,还培养了一批海洋仪器研制专业技术骨干。

  1965年8月1日,就在首次仪器研制会战开始那天,国家海洋局海洋仪器研究所在天津成立,其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前身。会战结束后,海洋仪器研究所承接了后续工作,持续推进海洋仪器设备研制。

  上世纪70年代初期,我国开展了第二次海洋仪器研制会战。这次会战推动了电子化、自动化温盐深综合测量仪的发展,同时为声学测流技术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。80年代中期,我国开始建设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网,这进一步促进了海洋仪器设备的研究发展。

  经过几十年努力,如今,我国海洋仪器设备的研制能力取得了较大进步:掌握了生产制造海洋监测传感器关键部件的技术;研制出了高精度温盐深仪、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、Argo浮标;成功研制出多款海洋观测平台,包括潜标、浮标、无人艇,多种海洋观测平台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;研制出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代表的一批潜水器,相关技术跻身世界前沿。


文章分类: 行业新闻

公司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金菊路10号云顶同创汇504室,邮编:510000

电话:020-87702221,陈经理:13622200938

邮箱:gaoqisea@163.com

请关注公众号